首页 >> 观摩路线
线路4:探秘总书记点赞的潍坊“三个模式”

以下线路可根据实际情况及要求进行调整。咨询电话:0531-82907878 联 系 人:李丰廷



日程安排:

实地调研:青州胡林古村

实地调研:诸城王尽美烈士纪念馆

实地调研:诸城蔡家沟村

实地调研:潍坊1532文化产业园 

  宿:潍坊

实地调研:潍柴科技展馆

实地调研:歌尔集团的企业展馆和党建文化馆

实地调研: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

 

观摩点简介 

穷山村化身“桃花源”——青州胡林古村简介

“先有胡林古,后有青州府。”位于潍坊青州群山中的胡林古村,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近年来,随着青州全域旅游的推进,这座历经千年风霜、富有传奇色彩的古村正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乡村振兴的一道亮丽风景。

从青州市区驱车一路向南,穿越群山,尽头便是胡林古村。初冬时节,阳光映照下的古村静谧且安逸。村内石屋依山而建,小路蜿蜒;一道道错落有致石堰,自上而下呈阶梯状分布;千年板栗林默默见证了胡林古村的发展。

从昔日的穷山村到如今的“桃花源”,面对家乡华丽蜕变,胡林古村村民张子旺感慨万千,“路通了,灯亮了,村美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

“过去村里环境差、条件苦,不但缺水,而且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胡林古村党支部书记孟庆利说,群山环抱中的胡林古村,祖祖辈辈只能靠天吃饭,交通闭塞、缺水少地,“能打工的基本都走了,村里就剩下了走不动的老人。”

胡林古虽然位于青州群山之中,却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村里有记载的村史就有600多年,抗战时期这里是益都县委县政府的驻地。村里现在还有司马懿观星台,跑马场、狐仙洞、千年板栗林等景观。”孟庆利说。依托丰厚的文化底蕴,发展乡村旅游,带胡林古村脱贫致富,令孟庆利意外的是,村民却并不看好搞旅游的前景。

“不现实!不真实!简直是天方夜谭!。”村民们认为孟庆利的想法天马行空。

群众拥不拥护、赞不赞成、答不答应是衡量一切工作的重要标准,只有从老百姓的期盼出发,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

孟庆利一面带领村两委挨家挨户的做工作,另一面积极组织村两委成员跟村民们走出去,学习先进的经验,而真正让村民们的思想发生转变的,还是村里打出的第一口井。

今年75岁陈贵贤老人告诉记者,过去的胡林古常年缺水,“一旦遇上大旱之年,村里用水全靠从五六里外往回挑。”2015年12月,历经4个多月的努力,穿透了260米的岩层,胡林古村的村民终于用上了自己村里水。

有了水,发展就有了动力。2016年10月,潍坊龙瑞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与青州胡林古龙泉乡村旅游合作社联合成立了胡林古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村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以及现有树木折价入股,实现了从全体村民由农民到股民的转变。

“合作社采取保底加分红的分配方式,不论经营状况如何每人每年都有5000元的固定收入。”孟庆利乐呵呵地说,“除了分红,村民们还可以进入合作社打工,平均一天工资都有一两百元,收入十分可观。”

“现在村里环境跟以前相比那简直是天差地别。”陈贵贤老人说,“村里的环境好了、有了水、通了路,比过去那简直是强了太多。现在村里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活儿,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也有自己的活干,一天最少都能挣个100多元。”

2017年,在外漂泊的张子旺回到了胡林古村,“我真没想到现在村里能发展这么好。”面对这日新月异的胡林古张子旺唏嘘不已。

正是凭着愚公移山的干劲儿,孟庆利带领着胡林古的村民们,清理裸露岩石形成石瀑群;修筑塘坝建立水系;种下了14万棵黄栌、榛子等经济作物,地势平台土质好的,安装滴管发展高效农业,村东山沟种薰衣草,村西山沟种抗寒玫瑰.......

“除了合作社的收入,对于65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都有100元的生活补助;过年每人还有500元的过节物资;我们还给全村270多人都缴纳了社保;下一步,村里还准备为每家每户都建设120平的独院小楼。”说到村庄的发展孟庆利斗志昂扬。

如今的胡林古,“......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宛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漂泊在外的村民们也纷纷回到了村里,端起了金饭碗,吃上了生态饭。

“过去我们出门在外,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的是胡林古的,现在提起胡林古我们都觉得可自豪了。每年来村里旅游的、画画的、拍照的可多了。”张子旺自豪的说 。

“胡林古整个项目完成后,预计年接待节会团队100批次,省内外游客50多万人次,年创利润8000多万元。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发掘胡林古的历史文化,同时发展‘网红经济’,把胡林古打造成全新的‘网红打卡地’。”提起未来孟庆利信心满满。

胡林古村,这个位于群山环抱中的红色古村,已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新样板,焕发出勃勃生机。

 

王尽美烈士纪念馆简介:

王尽美烈士纪念馆位于诸城市区南风景秀丽的三里庄水库坝北高坡,地势高阔,环境优美,南眺马耳山、常山与水库万倾碧波辉映,蔚为壮观;北瞰密州古城全貌尽收眼底,山光水色,古今建筑融为一体,实为诸城绝胜景观。纪念馆园内遍植翠柏苍松,各类花木错落有致,葱茏簇秀,草坪如茵。馆内布展布局设计、展带装修形式朴雅整肃,展示内容主题鲜明史料准确详实。该馆真正成为了全市对外联络的窗口、政治活动的中心、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 

 

诸城市蔡家沟村简介:

2017年之前,诸城市南湖区蔡家沟村是一个无集体资产、无经济来源、无年轻劳动力的“三无”贫困落后村。全村152户世代农耕,90%的年轻人外出寻找新生活,村子越发萧条败落,到处是断壁残垣,放眼尽是空守老人和留守孩童。

然而在今年9月,蔡家沟村变成了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是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给这个村带来了转机,建设起多功能、高品质于一体旅游+艺术的乡村文旅综合体。

蔡家沟位于诸城市南部山——常山东麓,该市投入1000多万元改善村内基础设施,吸引社会工商资本2000多万元改善村居环境。引领村民就地取材,用本地石材、木材改造各家门前面貌,建有公共园林绿化空间。鼓励村民保留自家老砖老瓦、原有竹木、旧磨盘、老门窗等,还原原生态的乡村环境。安装人工鸟巢600个,鸟类入住率高达60%。同时,邀请多位本土艺术家返乡,一批来自北上广的艺术家聚集于此,从事摄影、装置、雕塑、音乐、文学等艺术创作,把这里变成了网红村,大批游客慕名而来并通过手机广泛转发,成为了游客打卡必经地。

蔡家沟村建起艺术酒吧、小剧场舞台、乡味餐厅、乡憩民宿、乡村面包坊、环常山小火车、艺术家工作室、乡村图书馆、公共空间、乡村记忆馆、百工传习馆、古琴馆、美术馆等。针对村庄老龄化、空心化的状况,该村创办百工传习所,包括一些产品前期粗加工的工作,让中老年人实现再就业。培养本土农民成为手艺人、守艺人、创意人。艺术植入各类手工艺制作,培强做优剪纸、黑陶、柳编等10余类非遗传承项目,实现户户有一门营生。创办发起蔡家沟创意市集,包含展览、展售和交流,既搭建文创产业平台,又能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挖掘民间手工艺精品在蔡家沟美术馆进行展示,并与国外艺术展馆合作,举办跨国展览,以展促游。文旅产业带活了农事体验和田园采摘以及乡村食宿产业,蔡家沟1130亩土地被流转出去,农民获得每亩800元的土地租金。许多年轻人也陆续返村,在自家门口开起了酒馆、饭馆和民宿。

注重个性美,让特色“显”出来。诸城市建立以蔡家沟及周边村民广泛参与的大众文化创作输出机制,形成包括农民画、农民摄影、农民电影、乡村戏剧、微视频、原创手工艺、乡村文学等多元繁荣的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局面。截至目前,吸引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从事摄影、雕塑、绘画、音乐等职业的艺术家20多人相聚于此,举办的画展、跨年艺术周、乡村艺术节等活动,吸引众多艺术爱好者前来观展参会。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来村旅游人数达30万人次。

构筑整体美,让活力“迸”出来。以蔡家沟村为核心,形成了环常山特色旅游带。蔡家沟率先形成第一间真正意义的民宿和餐厅,形成第一间艺术画廊酒吧并起到示范作用,带活了金查理小镇、苹果乐园、东方田园、永辉农场、海洋馆等多个旅游景点,带动发展起东山坡餐饮、西山坡艾灸、东皇庄国学、沈家沟国画、小展村年画、李家庄子石雕等7个特色文化旅游村,以“文化自信”为灵魂形成蔡家沟文旅融合振兴乡村的文化艺术综合试验场域,打造集产业发展、社区服务、艺术创作、学术研讨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振兴艺术乡建新模式。

 

潍坊1532文化产业园简介

近年来,潍坊奎文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突出潍坊1532文化特色园区建设,大力发展文商旅产业,促进老工业厂区绽放新活力,着力打造潍坊新名片、城市会客厅和文创新核心。

潍坊1532文化产业园位于潍坊中心城区南部奎文经济开发区,毗邻胶济铁路二十里堡车站。1917年,大英烟公司在此设厂,是国内目前建厂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烟叶复烤厂,总占地面积340亩,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2011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为“百大新发现”之一;2013年,被评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入选山东省首批历史文化街区;2015年被列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8年被评为市级创新创业示范园区、市级众创空间、市级科普教育基地、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奎文区中小学社会实践育人基地。

园区存留1917年英美烟草建设的别墅楼两座,华人账房1座,大型烟库42000平方米,其他百年建筑物12000平方米。另有办公楼四座,保存完好的地道群6公里。

近年以来,在潍坊市奎文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潍坊恒建集团有限公司与潍坊烟草泰山壹伍叁贰实业有限公司强强联合,携手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战略,腾笼换鸟,筑巢引凤,整体开发该区域,目前园区已投资近2亿元。依托1532文化产业园,对历史文化遗迹进行保护性开发,大力发展文、商、旅产业,逐步打造成为潍坊新名片、城市会客厅和文创新核心。1532文化产业园项目已经入选潍坊市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库。 

20年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同样也能改变一个企业的命运,潍柴用短短20年时间累积实现利润总额650亿元的“潍柴速度”和“潍柴奇迹”,潍柴的科技展馆使用了与其遥相呼应的国际化设计理念,在这里,通过直观的图文和产品展示,你可以对潍柴“全球化、国际化”的战略进程和企业发展历程有一个全新的认知,近距离感受潍柴强大的科技实力和惊人的发展速度。潍柴科技展馆分为红色回顾、超越引领、高端发动机、智能物流、物料搬运等展示单元,是潍柴发展的缩影,也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见证。在充满科技感的时光长廊里,使用图文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潍柴的昨天、今天和未来。而在同样充满科技感,使用潍柴品牌LOGO作为大门的背后,则是众多潍柴产品的展示厅。

诞生于战火中的潍柴,传承红色基因,心无旁骛攻主业,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挺起了中国装备制造的脊梁。潍柴创建于1946年,全球拥有员工8万人,2017年收入超过2200亿元。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55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60位,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第2位。

潍柴集团作为一家跨领域、跨行业经营的国际化公司,已经在全球拥有动力系统、商用车、工程机械、智能物流、豪华游艇、金融与服务六大业务板块。在近20年的时间里,潍柴走完了许多国际公司百年积累跨越的道路,创造了销售收入增长380倍、年均复合增长率37%的“潍柴速度”和“潍柴奇迹”,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排头兵,位列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第2位。潍柴助力了山东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转变。

坚持创新、高质量发展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抓手。潍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拥有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商用汽车动力系统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商用汽车及工程机械新能源动力系统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等国家级研发平台,设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研究基地,建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潍柴集团不仅在中国潍坊、上海、西安、重庆、扬州等地建立研发中心,还在美国、德国、日本设立前沿技术创新中心,搭建起了全球协同研发平台,确保企业技术水平始终紧跟世界前沿。

新能源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走出去的重要驱动力。潍柴立足山东半岛丰富的氢能资源,发挥自身高端装备制造及燃料电池的全产业链条优势,积极推动山东省“绿色动力氢能城市”理念落地,建设成为世界领先的氢燃料制造基地。通过自主研发,突破商用车氢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建立国际一流的氢燃料电池创新链和产业链。截至目前,在潍柴的助力下,山东省已建有3座撬装式加氢站、1座固定式加氢站,在潍坊、聊城、济宁、济南设立公交运营专线7条,投放氢燃料电池公交车100多辆,成为全球氢燃料公交线路最密集区域之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基,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制造业强则工业强,工业强则中国强。潍柴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现在已经打造了持续成长的千亿级集团,走出了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潍柴通过创新全球研发体系,实现了技术共享、全球研发、协同生产,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标杆,创造了“潍柴速度”,开启了“中国动力”。

歌尔科技简介

一秒钟,一个微型麦克风组件在歌尔车间诞生;目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在使用歌尔制造的产品;每年,数千品牌产品在歌尔诞生。

一枚普通的声学器件价值可能几块钱,歌尔生产的高端器件卖到数美元还供不应求。一对音响卖到十几万元已让人感觉非常高端,而歌尔生产的“丹拿”音响有的价值百万元人民币,成为专业领域使用的首选。

歌尔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山东优势,握紧智能时代的金钥匙,打出领先发展的“提前量”,推动“山东制造”向“山东创造”“山东智造”跃升,为我省、我市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一个可圈可点的鲜活样本。

歌尔作为落户我市高新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几乎就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代名词,时时刻刻地迸发出创新发展的新动能。

总部在潍坊,品牌和市场在全球布局,歌尔一路走来,保持新动能发力,打造歌尔智慧城,持续推动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和品牌高端化,不仅打出了产业强市的潍坊名片,而且靓丽了新旧动能转换的山东名片。

歌尔一直注重新技术的不断创新,依托声、光、电技术积累,在智能传感、人机交互领域已达国际领先水平,此后逐步进军人工智能、微电子、微显示、微投影、3D封装等新兴技术的创新与研发,并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力量的投入,建立了遍及全球的研发中心,整合全球技术与人才资源,歌尔用科技链延伸着产业链,构建了歌尔的新产业全景图,打造着歌尔核心竞争力,融入全球价值链世界版图。

歌尔持续加大科研开发投入,每年拿出大量资金用来研发,2016年,公司研发投入达10多亿元。截至目前,歌尔已累积专利近万项,其中发明专利3000多项,这一组数字是歌尔注重企业自主创新的有力注脚。

发展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汇聚人才,就是凝聚核心竞争力。与歌尔高速发展相匹配的是一支有着强烈创新精神的企业创新团队。公司拥有博士、硕士学历的研发技术人员近2000名,工程技术人员近万名。

在歌尔副总裁吉永看来,已经进入快速成长轨道的歌尔不缺少技术,缺少的是足够的人才,只要打开人才战略的阀门,打通人才瓶颈,歌尔将会有井喷式成长。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歌尔与美国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国际知名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国内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成立了虚拟现实创新技术研究院、无人系统创新技术研究院;与中科院联合成立了通信声学联合实验室;与中科院光机所和金属所开展光学和新材料技术合作。有效整合世界优势资源,极大提升了歌尔的科研开发、实验测试和产品创新能力,打造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科研平台。

围绕人工智能、智能穿戴、虚拟/增强现实、机器人和无人机等方向,歌尔在多个领域赢得全球竞争力和突出的行业地位,赢得了众多国际一流大客户。

“我们一直在思考下一步的成长在哪里,在我们的研究当中就叫做‘后移动时代’,它一定是智能穿戴,或者虚拟现实,跟人工智能相关的智能产品会爆发。”吉永对未来产业布局的研判有着现实支撑。

早在去年,歌尔申请的可穿戴设备智能工厂建设项目,就已经成为国家工信部批准的63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之一,致力于建设世界上第一条“全面感知、互联互通、预测预警、智能决策”的智能可穿戴产品示范线。此时,在国际市场上,以IBM、惠普、戴尔为代表的硬件企业集体向服务型制造转型,这是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催生新业态,制造与服务融合共生的必然。

VR智能头盔的研发中,如何处理屏幕变小后,提高投影的分辨率、刷新率及降低功耗一直是个世界难题。了解到美国一家公司掌握这一领域的核心技术后,歌尔对其投资,双方合作开发。最终歌尔利用研发、市场的能力和精密制造、量产优势,强强联合,做出一款引领下一代变革的新产品。歌尔高级经理谢涛用这个事例阐述歌尔做到顶尖、做到极致的理念。

作为歌尔传感器研发团队的带头人,传感器与微系统事业部总经理宋青林说,歌尔建成了月产能超过1.5亿只的国内最大的MEMS传感器封装测试基地,拥有从芯片、封测、算法到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开发能力,在MEMS传感器领域已获得申请专利近千项。在2016年中国半导体MEMS十强企业中歌尔位居第1名,并进入全球MEMS传感器行业前列,力争到2020年成为全球MEMS传感器领域TIER1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厂商。

在新兴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制造业正在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以个性化定制为特征的生产方式变革正在兴起。歌尔敏锐洞察全球制造行业的深刻变化,快速响应“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要求,把重塑制造模式提升到公司战略的高度,以“业务战略、技术战略、智能制造战略”为三驾马车。歌尔“智造+”是国家战略视角下的一次有力探索,助力歌尔在虚拟现实和智能硬件领域战略转型成功。

耳机、手表、虚拟现实头显、增强现实眼镜、机器人等智能产品,是公认的“人工智能入口”,占领了这些“入口”,将能极大提高企业在智能硬件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歌尔积极布局,打造虚拟现实与智能硬件生态,提供全线智能产品解决方案,助力中国智造的进一步升级。

——凭借多年的硬件开发、生产经验,以及丰富的软硬件平台合作商等优势资源,歌尔早已具备了提供客制化人工智能产品ODM/OEM解决方案的能力。

——基于在声学领域的先发优势,歌尔可提供多种高品质耳机产品解决方案。

——在可穿戴领域布局早的先发优势,让歌尔打造出了可穿戴设备智能工厂,运动手表、商务手表、儿童手表、手环等可穿戴产品智能平台解决方案一应俱全。

——在机器人方面,歌尔已然掌握了提供智能交互和硬件控制解决方案的能力。

——在虚拟/增强现实领域,歌尔以行业一流的服务,与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建立深度战略合作,2016年歌尔VR中高端产品出货量占全球市场的主要份额,构建了“硬件+软件+内容+服务”的全生态产业链,不断推进智慧产业化进程,构建着以“智能制造+”新模式为核心,兼具中国“智”造和中国“匠”造特点的新型歌尔制造模式。

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歌尔,不仅推动了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整体发展,还打造国家级智能硬件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在智能服务领域形成中国标准,用“智能制造+”引领着中国制造模式创新。

歌尔的产业之路是一条产品研发制造带动新业态衍生,促进品牌高端化、国际化的动能转换之路。2001年开始从事微型麦克风研发和生产,到2004年开发出第一款消费类电声产品,到2010年建立光电产业园进军光电行业,到2014年以5000万美元收购世界知名音响品牌丹拿,在电子声学领域形成完整的产品线,并一举成为世界最大的微型电声器件和电声配件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每一次升级换代,每一次海外并购,每一次强强联手,都是歌尔的创新链、资本链、产业链环环相扣的品牌集结号,显现出歌尔产品和品牌多元化的发展战略。

近日,歌尔投资近2500万美元收购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KOPIN公司10.1%的股份,成为拥有300多项全球专利的KOPIN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这使歌尔一步跨入全球领先的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行列,歌尔领先的设计、制造能力同KOPIN公司在VR及其他可穿戴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工艺结合起来,产生积极的协同效应。

伴着品牌战略走向一个个高度,歌尔的品牌价值与全球的影响力迅速提升,围绕人工智能、智能穿戴、虚拟/增强现实、机器人等方面在全球参与了多个品牌的建设,同时结合文化、教育、健康、娱乐等产业,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促进品牌高端化,创出了歌尔品牌价值的新高度。歌尔一步步成为虚拟现实与智能硬件领域全球领先企业。 

融合发展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方向,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产城融合,必将推动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实现倍增效应。因为,产业发展对一个城市的意义,不仅代表着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也给城市带来深刻的产业逻辑及结果。

踩到时代的浪潮上,歌尔的选择就是一条产业与城市禀赋契合,产业与城市的发展相得益彰的准确定位。

歌尔坚持贯彻“以城助产、以产促城”发展理念,不仅与潍坊高新区对标国际一流城市,加快建设产城融合的国际化现代新城不谋而合,而且与我市着力打造产业强市、文化名市、活力城市、品质城市“四个城市”目标高度契合,与我市抢抓建设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山东创建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机遇同频共振。 

在市、区两级的支持下,歌尔用全球视野和国际标准,在总部潍坊构建了“三园区、一社区”的空间布局,打造集产品开发、软件设计、科研教育、产业配套、健康生活等于一体的“歌尔智慧城”新模式,不断推动产业与城镇的融合、科技与教育的融合,挖掘新的增长点,促进跨界融合化,绘就了一幅新旧动能转换的“施工图”。

与产业增长相得益彰的是歌尔产城融合的加速,歌尔绿城、歌尔光电园二期四期、歌尔研发平台总部、歌尔职业学院等一批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产城融合的蓝图落地生花,呼之欲出。


咨询电话:0531-82907878

联 系 人:李丰廷


 
技术支持:老干部之家杂志社新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31-82907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