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摩路线
线路5:看红色沂蒙青山绿水的故事,助乡村脱贫攻坚

以下线路可根据实际情况及要求进行调整。 咨询电话:0531-82907878 联 系 人:李丰廷



日程安排:

实地调研:调研全国生态文化村平邑九间棚

实地调研:打卡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兰陵国家农业公园

实地调研: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兰陵压油沟  

 宿:临沂市

实地调研:临沂商城展览馆

实地调研:红色教育——河东区红嫂文化博物  

实地调研:莒南县厉家寨展馆

        

                      观摩点简介 

平邑九间棚村简介

电影《沂蒙山人》拍摄基地——九间棚旅游区位于地方镇天宝梨乡,是以艰苦创业闻名全国的九间棚精神的发源地。这里风景优美、景色宜人,尤其阳春三月,梨花盛开,漫山遍野,铺雪堆玉,间以桃红松翠,格外绚丽,被誉为亚洲最大的天然花园,置身其间,如在画中。金秋十月,遍山硕果,黄梨、仙桃、山楂、李子,似珍珠玛瑙,挂满枝头,果香袭人,进入景区,尤到仙境。九间棚村既有独特的山川美景、乡村风情,又蕴含着闻名全国的九间棚艰苦创业文化,堪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紧密结合的经典景区。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文明村、全国村官教育基地、中国幸福村、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4A级旅游区、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山东省党性教育基地。先后有9位党和国家领导人、120多位省部级领导到九间棚考察指导,300多万名党员干部群众到九间棚参观、学习,集中浓缩体现了平邑美丽乡村建设、山村游的发展成果。忠诚为民担当,砥砺奋进前行的壮丽画卷。


代村兰陵国家农业公园简介

兰陵国家农业公园位于山东省兰陵县代村,规划占地面积两万亩,现已开发建设一万多亩。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建有锦绣兰陵、兰香东方、华夏菜园、雨林王国、竹林水岸、湿地公园、花海田园、新天地游乐场、荷兰风情园、百果园、沂蒙老街、蔬菜园艺馆、中华兰花馆、农业科技馆、兰陵中国知青村、印象代村、新农人培训中心等项目。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先后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休闲农庄、中国最美乡村、中国最美村镇、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乡村旅游示范村、山东最美乡村、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绿色食品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荣誉称号。

代村位于山东省兰陵县县城西南,始建于东晋时期,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现居住人口7000多人,村域面积3.6平方公里。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敬老先进村居”“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十佳休闲农庄”“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1999年以来,代村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坚持弘扬沂蒙精神,选择和坚持走“依靠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鼓励支持村民自主创业就业,实现强村富民、共同富裕”的新型集体化道路,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王传喜同志现任兰陵县县委常委(挂职)、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他自1999年起担任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以来,始终保持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始终把心系群众、服务人民做为价值追求,模范践行新时期沂蒙精神,率领党支部带领群众把一个负债380多万元的贫困落后村,发展成为2020年村集体各业总产值36亿元,村集体纯收入1.5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万元的先进村,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用实际行动树立了共产党员的先进形象。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全国脱贫攻坚奖”“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

《华夏菜园》以高科技种植、新品种展示及观光、休闲体验为一体的多功能场馆。突出运用了基质栽培、滚桐栽培、机器人采摘等现代农业场景展示。360多斤的大南瓜,神奇的育苗技术令人觉得世界如此之大。

雨林王国是一处热带植物场馆。分为远古恐龙、非洲、南美、东南亚等热带雨林景观。穿插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非洲暮鼓、沙生植物,在这里探秘神奇的热带雨林景观,体验不一样的异域风情。

锦绣兰陵展馆以兰陵县行政版图为原型,山川河流为框架。把当地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等浓缩于展馆之内,让游客在一馆之内,纵览兰陵魅力。

“一株兰草千幅画,一箭兰花万首诗”。兰香东方展馆把中国人情有独钟的兰花及文化历史铺展开来,用兰花讲述兰陵故事。

景区建有总长7.9公里的花海观光铁轨,3列观光火车循环同时运行,沿途穿越竹林水岸、荷花湿地、四季花海,坐观光火车,游梦幻花海。

竹林水岸竹林水岸以多种翠竹为主题建设的“园中园”。主要布局体现了小巧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园内建有竹林、松山、古典小桥、桃花源等诸多景观。踏上竹尖战激流,犹如电影《英雄》中场景。

四季花海坐在火车上,春赏油菜遍地香,夏游荷花沁心房,秋阅葵菊追少年,冬品腊梅战风霜。到兰陵国家农业公园体验“四季游花海”,让您感受人生的美丽四季,不再是梦中的景象。

代村着眼于发展“夜经济”,培育新业态,用心建设了“印象代村”古村镇旅游,打造了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100余种南北风味特色美食齐聚“印象代村”;网红打卡、特色演出等亮点频闪。

新农人培训中心位于县城荀卿路97号,紧邻兰陵国家农业公园,集培训、会议、住宿、餐饮、康体等多功能于一体。该中心可满足600人住宿,1500人同时就餐,容纳2000人同时开会,年可接待10万人(次)培训学习。

运用工业化、平台化思维,发展农业,建设农业企业园。现入园企业16个,完成投资45亿元。农企园项目荣获2020年临沂市推进高质量发展现场交流会10大好项目。新天地蔬菜食品精深加工项目开拓了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农企园不仅丰富了产业结构,也丰富了旅游内容,打造了工业旅游项目。

中国知青村是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旅游景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知青广场、中国知青馆、梁家河窑洞、乡村记忆、知青大礼堂、知青书屋、知青民宿等具有知青时代特色的建筑。中国知青馆内分为知青简史、齐鲁大地、蓝色海疆、红土情怀、青藏高原、天山雪莲、黄河儿女、绿色草原、黑色沃土、后知青时代等板块,集中展示全国各地知青激情燃烧的岁月。


压油沟村简介

兰陵县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相关决策部署,兰陵县着力夯实乡村文化基础,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培植壮大乡村文化产业,以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发展之路,其中压油沟风景区就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典型案例,受到中央和省里的充分认可。

压油沟田园综合体项目位于苍山街道压油沟村,该项目为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总开发面积1.5万亩,总投资12亿元。由山东城投开元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投资4.5亿元、开发面积5000亩,于2016年开工建设,已建设完工;二期投资7.5亿元。该项目充分体现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要求,依托压油沟、尚庄等周边5个村良好的生态自然资源优势,以创建5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着眼持续发展、创新发展,注重突出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初步打造集湖光山色、农事体验、特色美食、手工作坊、红色教育、主题民宿、休闲养生于一体的多元化旅游模式,推动旅游与文化、农业、商业跨界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了多产业的协同效应。

主要做法:一是构建科学发展模式。项目采取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现代化产业发展经营模式,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合作社搭建平台,群众广泛参与,盘活用好村集体建设土地和承包地。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布局、适度开发原则,规划建设了百工坊、古村落民宿、乡村记忆馆、红色展览馆等30多处景点,充分保持了传统村落原貌和自然风景,留住了青山绿水,留住了乡村记忆。 二是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遵循保护为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开发的原则,结合压油沟村地理地貌及经济开发现状,一期投入资金4.5亿元,对压油沟村及周边5个村居5000亩山区进行升级改造,将压油沟村打造成一个集湖光山色、农事体验、特色美食、手工作坊、红色教育、传统民宿、休闲养生于一体的文农旅融合发展的国家4A级景区,充分利用地理地貌特点,合理布局,适度开发,打造以湖光山色、农事体验、特色美食、手工作坊、红色教育、传统民宿等为主题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产业融合。累计接待游客16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益近2亿元。三是促进乡村脱贫攻坚。引导群众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入股合作社,通过在项目区务工或经营食品加工、民宿客栈等方式增加收入,把脱贫攻坚和乡村产业振兴有机结合,保证农民的主体地位,有效解决群众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整合各级产业项目资金、旅游扶贫专项资金,充分利用富民生产贷、致富带头人贷等金融扶贫政策不断强化帮扶成效。通过为贫困户建设安置楼房、缴纳医疗、养老保险、提供就业岗位等多种方式,推动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融合发展。

取得成效:一是文化旅游实现突破。2018年以来,为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共享改革红利,准确把握政策和要求,积极推进了压油沟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投资7.5亿元,涵盖辐射3个乡镇14个村,以压油沟风景区为龙头,整合长新桥水库周边的山、水、田、林、宅等资源。在进一步丰富旅游要素,拉长乡村旅游产业链条的基础上,创新发展香草、油料作物种植业和休闲渔业、油料加工业,建设高效、循环、生态农业,实现以旅促农、以文兴旅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动第三届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策划组织一系列节庆活动,举办兰陵压油沟音乐啤酒节,邀请外国演艺人员和国内群星助阵,进行现场激情表演;组织最美乡愁地梦幻压油沟消夏灯光节主题活动,开展荷塘月色乡村艺术演出;举办兰陵压油沟首届盆景艺术节,邀请省内和江苏省盆景行业的盆景制作公司及个人进行盆景创意展览,并邀请两位著名的国际大师现场进行盆景制作表演,开展展示、展销等活动;举办2020压油沟景区首届原乡水音节,推出水上DJ炫音节、记忆古街景、飞龙钢花等六大全新特色体验项目,邀请国内重量级DJ、高颜值潮流时尚女团进行表演。

二是文化创意产业填充空白。全力打造小东山盆景产业园、压油沟百工坊特色商品产业园和压油沟景区压虎山庄非遗村,目前引进樊氏园艺等多家商户进驻小东山盆景产业园,现已初具规模;压油沟文创产业园已申报省级文创园区;国际垂钓中心、酒吧一条街、康养休闲小镇正加快建设,七彩漂流、水上娱乐等项目已建成。举办压油沟杯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大赛,共收到作品330件,已评选出获奖作品,为获得奖项的单位和个人颁了荣誉证书,更好地宣传推广了兰陵文化和旅游资源。三是文化扶贫成效明显。2015年,压油沟村入选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2016年被授予国家级旅游扶贫开发示范项目,2017年被评为山东省最美休闲乡村之一。2016年山东省旅游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议和2019年全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观摩会在压油沟村召开。县镇指挥部积极发挥作用,成立了一线党支部,帮助企业梳理思路,协调化解在土地、山场流转、拆迁安置中出现的矛盾,投资1200万元建设安置楼80套,全村76户群众,基本实现整体搬迁。项目全部运行后可实现年综合收益2亿元,引进和培育100多家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驻,经营户270多家,提供1800余人就业岗位,带动周边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5万元,实现产区变景区、产品变商品、民居变民宿的转变,最终打造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鲁南代表性田园综合体和乡村旅游度假目的地,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兰山临沂商城展览馆简介

"南有义乌,北有临沂。"经过30多年发展,临沂商城从马路边的"小地摊"逐步成长为国际化的"大商城"。如今的临沂商城党性教育基地,追溯临沂商城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感受扎根于临沂人血脉中的沂蒙精神,汲取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在这里,您将亲身感受临沂商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渐发展为高标准、现代化的国际商贸城辉煌历程。

作为山东沂蒙党性教育基地的教学点之一,临沂商城党性教育基地是市、区两级共同打造的国内一流水平的党性教育基地,总面积2000平方米,分为展览馆、多媒体室和多功能报告厅三个部分,以沂蒙精神在新时期的传承和弘扬为主题,全面展示了临沂商城三十多年的成功实践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具有鲜明的沂蒙特色。

其中,展览馆分为展厅、观影厅和报告厅三个部分。展厅位于展馆一层,观影厅、报告厅在展馆二楼。展厅共分为七个版块,分别为:1-古城商贸、风雨沧桑;2-顺应民意、筑巢安商;3-一市一品、管放并举;4-内强外拓、全面提升;5-市场名城、物流之都;6--国际商贸、衢通四海;7-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一心为民,沂蒙人民永跟党走,铸就了党群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传承和弘扬沂蒙精神,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建起了闻名全国的市场名城、物流之都,不但成为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助推器,而且打造了"党旗红、市场旺"的党建品牌,涌现出了许多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

建国初期,集市贸易逐步恢复。不甘落后、勤劳朴实的沂蒙人民开始自发地在城乡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方摆起了地摊……但露天经营是风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党委政府心系群众,1981年投资建设了西郊小百货市场,成为临沂市场建设起步的重要标志。"展馆内,伴随着一幅幅老照片、一个个老物件,仿若再现了当时沂蒙人民从一穷二白中艰难走来的岁月,令参观者们惊叹不已。

从摆地摊到辟地圈场垒水泥台,从简易大棚到楼宇经营,临沂商贸城的初步建立,实现了"西郊大棚--批发市场--临沂批发城--临沂商城"的完美转变。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临沂商城现已成为全国知名的专业市场集群、重要的物流周转中心和商贸批发中心,形成全国"南有义乌、北有临沂"的商贸市场发展格局。

商城的发展提升了城市形象,擦亮了城市名片。近年来,临沂市获得"中国市场名城""中国物流之都""中国十大市场强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临沂商城被授予"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市场""中国十强文化市场""全国公平交易(诚信)行业十佳单位"等称号。

临沂商城的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沂蒙老区自强不息、勇于改变落后面貌的一个缩影,是临沂人民开拓奋进、艰苦创业、开放包容的集中体现,也是沂蒙精神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好见证。商城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商城才有出路,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商城才有活力,只有弘扬沂蒙精神,商城才有后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不忘初心,再接再厉,发愤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山东沂蒙党性教育基地商城教学点,是用以打造好沂蒙党性教育基地、传承和弘扬沂蒙精神,既要把红色资源挖掘好、用革命前辈的精神感染党员干部,也要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沂蒙故事讲好、用新时期的典型事例教育党员干部,是展示临沂商城乃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


沂蒙红嫂文化博物馆简介

沂蒙红嫂文化博物馆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由沂蒙红嫂文化博物馆馆长、朱老大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呈镕自费1800多万元筹建,馆内珍藏着雷锋亲笔签名的照片,郭伍士解放后寻访救命恩人祖秀莲时用的扁担和酒篓,老红嫂支前做军鞋的鞋样等珍贵革命历史文物近百件,其它文物200多件(种),珍贵图片300多幅,全面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沂蒙妇女军民团结一致,创建沂蒙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历程和辉煌业绩。沂蒙红嫂文化博物馆必将为新时期加强沂蒙红嫂精神宣传教育,深化沂蒙红嫂精神研究,创新红嫂精神实践提供宝贵的史料和参考,能更好的激励全市广大妇女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勇于担当,撑起临沂经济社会发展半边天


莒南厉家寨村简介

“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这是毛泽东主席于1957109日对厉家寨的光辉批示,从此,名不见经传的厉家寨,一举名扬海内外,成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仅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来参观学习的国内外友人就达50多万人次。

改革开放以来,厉家寨人民抢抓机遇,与时俱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如今,以厉家寨红色旅游区为中心,形成了园林式石雕石刻城——孙镗纪念馆、铁牛庙石铁陨石——厉家寨展览馆——万亩樱桃园红色观光旅游一条线,每年来观光旅游的游客达6万多人次。 

厉家寨位于省级中心镇、临沂市“东大门”——坪上镇以北6公里,东与新兴港城日照市相邻,南接连云港,兖石铁路、岚济公路贯穿境内,近临“三港两场——高速”(岚山港、石臼港、连云港、临沂飞机场、连云港飞机场、同三高速)。坪上镇辖50个行政村,638万人口,总面积118平方公里,区位优势显著,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现已形成了四大特色旅游景点:

红色旅游景点——厉家寨展览馆。为总结厉家寨人民的光辉历史,坪上镇党委、政府根据市委书记李群同志提出的“把厉家寨展览馆建成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要求,投资150多万元重建厉家寨展览馆,展览面积760平方米,展出带长420米,用珍贵历史图片600多幅、实物80多件,按艰苦创业、光辉批示、继往开来来三个部分再现厉家寨人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2005年5月份开馆以来,吸引了海内外游客上万人次前来参观旅游。  

人文自然景点——铁牛庙石铁陨石和孙镗纪念堂。自唐代就有形似铁牛的“天外来客”——石铁陨石在大铁牛庙村落户,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铁牛陨石长1.4米,宽0.8,体积0.7立方米,重量在4吨左右,据考证含铁之高属世界之最,已被确定为县级文物.孙镗纪念馆座落大铁牛庙村,1992年由孙氏家族的后人为纪念明代嘉靖皇帝御批的民族抗倭英雄孙镗,捐资30余万重建而成,占地约6,南北长80,东西宽46  

生态观光农业——万亩樱桃园。坪上镇栽培樱桃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以个大、均匀、色艳、味美、早熟而远近闻名,素有“樱桃之乡”的美誉。近年来,坪上镇立足特色,大历发展樱桃产业,建立了集观赏花与食用为一体的生态环保型樱桃园1万亩,清明前后赏花,五一节前后食果,初步形成了“百华里路一条线,万亩樱桃一个园,百万棵樱桃连成片,千万斤樱桃不出园,农民增收五千万”的生态旅游农业格局。2003年为樱桃注册了“好例”牌商标,20055月举办了首届樱桃节,极大提高了坪上的知名度和樱桃的品牌价值,吸引了四面八方游客前来,实现销售收入4000多万元。  

企业旅游景点--园林式石雕石刻城。石雕石刻是坪上的传统优势产业,以坪上石材厂为龙头,辐射带动起石雕石刻、板材加工厂110多家,生产的石雕石刻、建筑装修板材等2000多个品种的产品,畅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园林式石雕石刻城将巧夺天工的石雕石刻工艺品与鄣显自然的园林艺术有机结合,形成自然和谐的风景,成为新兴旅游项目。


咨询电话:0531-82907878

联 系 人:李丰廷



 
技术支持:老干部之家杂志社新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31-82907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