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摩路线
线路6:感受红色昆嵛山绿色梧桐庵,南海新区三生共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以下线路可根据实际情况及要求进行调整。咨询电话:0531-82907878 联 系 人:李丰廷



日程安排:

实地调研:红色教育——昆嵛山革命纪念馆(无染寺)昆嵛山红军纪念馆

天福山起义纪念馆

实地调研:山东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文登梧桐庵村

住   宿:文登

实地调研:南海新区奥体中心

实地调研:南海新区响水河大桥

实地调研:生态文明建设——南海新区金花河湿地公园

实地调研:南海新区雅居乐冠军体育休闲小镇

实地调研:南海文化艺术馆

实地调研:南海万亩黑松林

实地调研:北京交通大学(威海分校)

实地调研:南海新区十里金沙滩、海景路

 

观摩点简介

昆嵛山革命纪念馆(无染寺)

胶东屋脊昆嵛山,纵横绵延数百里。

这里山势险峻,易守难攻;这里林密洞深,卧虎藏龙;

这里人杰地灵,英雄辈出;这里是中共胶东特委的诞生地;

这里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胶东规模最大的武装斗争—— “一·一·四”暴动的策源地和指挥部;

这里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胶东游击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4个集团军另2个师又25个团的起源;

这里走出了共和国3位上将、7位中将、17位少将,成长起以张万年、迟浩田两位军委副主席为代表的一大批解放军将领。

1935年1月,张连珠、李厚生根据团省工委的指示,在文登西院下村组建了以张连珠为书记的第三届中共胶东特委,委员有刘振民、邹恒禄、曹云章等。

1935年春,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强征民力,强占土地,修筑青(岛)威(海)公路,引起群众的极大愤慨。胶东特委计划以此为导火索,发动武装暴动。

1935年11月8日,中共胶东特委在文登县沟于家村天寿宫召开了扩大会议。会议决定暴动时间定为11月26日(农历十一月初一),暴动指挥部就设在昆嵛山无染寺。至此,无染寺院内僧众四散,房舍成为兵工厂。暴动失败后,于得水等领导暴动的幸存人员组成昆嵛山红军游击队,坚持斗争,从而为胶东革命保存了一个宝贵的火种。20世纪60年代初,该地建起营房,古建筑倒塌成废墟。

昆嵛山无染寺景区的英雄广场上,屹立着于得水、张连珠等人的雕像,庄严肃穆,无声地向人们述说着当年暴动英勇悲壮的一幕。

英雄广场的北面,便是昆嵛山革命纪念馆。“这里就是‘一一·四’暴动的指挥部,张连珠任总指挥,程伦任副总指挥。

谈起昆嵛山在胶东革命史上的意义,昆嵛山保护区工委书记于善栋自豪地说:“昆嵛山是胶东的“井冈山”,是红色革命的摇篮。巍巍昆嵛山,庇护了红军游击队,养育了红军游击队,壮大了红军游击队。”


昆嵛山红军纪念馆

昆嵛山红军纪念馆由上世纪60年代石头兵营改建,包含前后两排15间,占地约1400平方米。为保证房体结构稳定、展陈空间充足,采用了“整体环型、局部S型”参观路线,并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采用史实图片、浮雕、油画等艺术手法,提升展陈效果。

纪念馆布展内容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唤醒沉睡的高山,介绍20世纪30年代,随着共产党人的到来,麻木的人们渐有觉悟,沉睡的高山逐渐觉醒。第二部分为在沉默中爆发,介绍中共胶东特委领导发动的胶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武装暴动“一一·四”暴动的经过。第三部分为扑不灭的火焰,介绍昆嵛山红军如何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打击敌人扩大影响,让战旗始终在胶东屋脊上高高飘扬。第四部分为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展示了以昆嵛山红军为源头发展起来的部分部队,在昆嵛山及其周边的部分战例。第五部分为不忘人民养育情,展示人民群众为支援红军作出的巨大牺牲。第六部分为更加众志成城,介绍继承和发扬拥军优属、军民共建的优良传统,密切与胶东子弟兵血肉联系的事迹,激励大家接过昆嵛前辈的接力棒,传承好红色基因,跑好新时代的接力赛。


  胶东美丽乡村~梧桐庵村          

梧桐庵村是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界石镇的一个小山村。现有村民62户,139人,村有土地205亩,山岚785亩。2017年度入选山东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梧桐庵村引导村民栽植紫荆、芙蓉、雪松、瓜子黄杨、红条木等绿化苗木3000多棵,在村委办公室西建起一处1200平方米的小花园,并投资40万多元把主村路硬化。梧桐庵村后有座气势恢弘的山崮,与周围的群山混为一体,又个性鲜明。古称龙头崮, 因酷似龙头而得名。

改革开放以来,村民们积极发展果业生产,大量栽种果树。既退耕还林,保护了自然环境,又给村民带来了不小的收入。60多户村民们的宅基周围及责任田里,栽种着樱桃、杏子、李子、桃子、柿子、苹果、梨等果树,全村约有果树4万多棵,户均600多棵,光水果收入人均就有3000多元。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村民用上了自来水,村里建起了图书室、便民洗浴中心,就连城里人使用的健身器材在梧桐庵村也能看到。自春天樱桃节开始直到深秋,每天都有城里人到这里来吃仙果,观仙境,当一回仙人。


天福山起义纪念馆

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坐落于起义遗址五间茅屋西侧160米处。四周苍松翠柏,古木参天,一派庄严肃穆。纪念馆堂式建筑,长49米,宽23、5米,红瓦白墙,掩映在浓绿之中。纪念馆建于1973年。馆内珍藏着天福山起义的珍贵文物,革命烈士事迹、图片、遗物等。纪念馆已成为青少年缅怀革命先烈、重温沧桑岁月、接受优良传统和老干部、老党员寄托哀思、振奋精神、激励斗志的思想教育课堂。尤其是清明、五四、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节日期间,前来者成群结队,在瞻仰先烈、净化心灵的同时,也观光了景色,增长了见识。


威海南海新区

威海南海新区位于山东半岛东端,于2007年3月启动开发,是国家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点建设的海洋经济新区,核心起步区160平方公里,管辖区域247平方公里,以境内昌阳河、香水河为界,划分为临港产业区、综合商务区、旅游度假区三个功能区。

威海南海新区东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是山东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区域,是国务院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点建设的海洋经济新区,东部依托南海新港,建设临港产业区;西部依托生态资源,建设旅游度假区;中部两河环抱,建设综合商务区,着力建设富有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化、国际化滨海新城。

区域周边交通路网四通八达,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开放港口、国际机场一应俱全。青威高速、荣乌高速穿境而过,分别设立威海南海站、南海新港站;莱荣高铁开工建设,设立威海南海站,实现威海市域半小时、胶东半岛1小时、山东省内2小时,与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4小时快速交通圈;正在建设的南海新港远期规划为30万吨级,是中国大陆距韩国、日本最近的大型港口;区内建成“五纵四横”骨干交通路网。

始终坚持“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融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拥有12公里金色沙滩,沙细水清,坡平浪缓,通过对海岸线的保护性开发,依傍沙滩建起了休闲公园、沙滩运动基地等设施。守护万米金滩的是万亩松林,松林于上世纪50年代种植,经过60年的保护,已成为城市的“天然氧吧”。因水而富有灵性,区内水系发达,香水河、昌阳河、黄垒河三大淡水河流由此入海,拥有水面近2万亩,涵养了万亩湿地,建起了五垒岛湾国家湿地公园,吸引来包括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天鹅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在内的共300余种鸟类栖息,成为山东省湿地鸟类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区内海洋资源丰富,盛产鱼、虾、蟹、贝、参等50多种海珍品,贝类就40多种,其中桑蛎、文蛤、姚米等曾作为贡品而蜚声海内外。依托丰富资源,常年开展四月风筝节、五月沙雕文化艺术节、六月龙舟赛、九月生蚝文化节以及沙滩音乐节、垂钓比赛、沙滩体育赛事等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品牌文化活动,先后荣获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优秀示范新区、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中国最美休闲度假胜地等称号。

坚持保护与开发并行。先后投入数百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交通、能源、水利、电力保障体系,完善十通一平功能配套,让城市建设、文化教育、医疗服务、休闲旅游等方面与国际化标准全面接轨。在加快全域城市化建设上,区内所有村庄纳入新型社区改造计划,让居民就地实现城市化。在基础配套惠民利民方面,建起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链条的完整教育体系。引进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中铝大学、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研究院、山东交通学院威海海洋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高校科研院所。不断提升丰富基础教育,在威海南海爱心基金会的支持下,实现了从学前到高中的15年“普惠制”免费教育,引进了青苗国际学校、天立学校等国际学校、品牌名校,建设职业培训中心,满足群众更多教育需求。

在产业方面,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新信息等产业集群,通过产业的关联集聚,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打造蓝色经济新动能聚集区。


咨询电话:0531-82907878

联 系 人:李丰廷



 
技术支持:老干部之家杂志社新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31-82907878